《中华好故事》主讲人王珮瑜
《中华好故事》主讲人张晓龙
新浪娱乐讯 在文化节目《中华好故事》最后一期中,影视剧演员、礼仪设计张晓龙分享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传统文化,千万别有杀伤力。”他通过举例分享了自己的亲身体验:走遍全国看一些传统文化的演出,包括祭孔、妈祖祭拜等等,看完之后在门口问其他观众感受,结果却收到了“像哀乐、像送葬队伍、太难看”的答案。说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消失殆尽,有点言之太过;但说传统文化在大众层面并未得到很好的传承,却颇有感触。
如何传承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亟待思考的问题。须知传统文化有别于“四旧”,它代表了上下五千年文明的发展,温润朴实有力量,因此不能一棍子打死;但传统文化沾染的历史属性注定让自身无法彻底融入现代文明,只有通过扬弃来继承发展,才能保留其文化精华,又能与时代得到有效结合,相得益彰。“弘扬与传承”讲究方法论,戒急戒躁,以防适得其反,让本来厚重的文化变成了具有杀伤力的锐刀,引发大众反感。
《中华好故事》自开播以来,不遗余力地推崇传统文化,展现了许许多多赤忱的文化守夜人;更难能可贵的是,节目还让演讲嘉宾与评委一起探讨如何在当代语境中谋划传统文化的复兴之路,让古文化有新的土壤、让古文明有新的安放,坚持在返本开新中探寻到无限可能。
追本溯源 坚守初心
《中华好故事》历经数期的讲述,带领观众们走过盛唐、走过明清、走过丝绸之路、走过航母梦途,但到最后一期,节目又以眸光回望传统文化,从现代视角回溯文化起点。
国博讲解员袁硕在节目中说道:“可以看清多远的过去,就意味着可以看清多远的未来。”清朝张澍曾著《姓氏寻源•序》,其中谈到:“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犹是焉”。嘉宾钱文忠也在节目中感慨:“人只有走得足够远了,他才会想起回头看一看。”追本溯源、寻根问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放在宏观上来说,整个文化亦如是。文化不能断,倘若断掉,整个中华文明便也没了未来。我们要不断地回望,不断汲取过去的力量开拓未来。
除张晓龙外,《中华好故事》最后一期节目中还迎来了书法教师鲁大东、媒体人王昊旸、节目主持人阿龙等嘉宾。他们每个人职业不同,但却又以个体的身份融入到不同文化当中,身体力行地发扬笔墨书法、地域美食、四合院建筑等不同领域的文化。初心不改,探寻文化起点,共同绘制了整个中华文明的画卷。
这些看似平凡的个体,也因为坚持传承各自推崇的传统文化而成为了新的领路人,节目彰显的主题正是“弘扬传统文化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文化不分高低,而传承者也不分贵贱。2017年初,国务院曾推出“全面复兴传统文化”的重大国策,这是国家的方针。但国家即家事、即个人事,要达到全面守护与传承文化的效果,势必脱离不了单一个体汇聚的集体力量。
返本开新 与时俱进
传承传统文化,仅仅是“追本溯源”还不够,一味宣称不忘初心,很容易钻进唯心主义的牛角尖,而忽略了客观本质。
京剧余派女演员王珮瑜在第六期节目中分享自己传承京剧文化的经验,她用了一个简明扼要的词语来概括——“返本开新”。“返本”也并非意味着简单的“追本”,而是一种积极的“扬弃”精神。古文化并非都是糟粕,但却并非都是精华。譬如《弟子规》中大肆宣扬一些“愚孝、愚忠”思想,就受到年轻群众的广泛批判。所以对待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因此我们应当看到传统文化内部的优良因子,继承和发扬积极、合理的那部分因素,而抛弃否定消极的、丧失必然性的因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传承。
“开新”是在“返本”之后更为重要的文化继承方法。不创新,就意味着传统与时代的脱轨,哪怕曾经再辉煌的文化,也容易淹没在时代的洪流中。王珮瑜被粉丝誉为“瑜老板”,深受年轻观众喜爱,就是因为她在京剧四功五法(返本)不变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级韵”的理论,还依次演示了网络热词“买买买”的唱法,一下子走进了普通观众的心坎里,将传统文化传递给了普罗大众。
回溯《中华好故事》的数期节目中,这般“返本开新”的嘉宾并不少。比如博物馆讲解员“河森堡”袁硕,在社交平台和媒体上开讲历史故事,透过全新的载体和表达方式瞬间把原本枯燥的历史知识转化得丰富有趣。鲁大东对书法的创新,同样遵循了“返本开新”的继承理念。
《中华好故事》之所以能在全网全媒体平台收获广大群众良好口碑,引人称赞,正是因为浙江卫视也在制作节目时扣应了“返本开新”的理念。相较传统的文化节目,《中华好故事》的嘉宾分享与对谈方式充满新意,碰撞和交流发散了文化的真趣味。节目不时还穿插了观众互动,例如最后一期还邀请全场观众上台比拼书法,极大地提高了文化节目的观赏性。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同时赢得历史与未来,《中华好故事》自身也成为了一个典型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