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综艺节目

好为人师,正在成为中国综艺节目里的一颗毒瘤

zongyixun zongyixun 发表于2021-02-03 18:41:38 浏览39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刘德华和张学友主演的电影《江湖》中,洪仁教左手做事:

说你又不听,听又听不懂,懂又不做,做又做错,错又不认,认了又不改,改了又不服,服了又不说。

左手哥面对好为人师的洪仁极为不耐烦,洪仁一本正经地跟他说:“这不是拍电影!”

没想到,现实比电影还要精彩。

2月3日,丁太升又上热搜了。

表面原因,是其在社交平台上回应被陈卓璇骂哭的传闻,引发了网友热议;

根本原因,实则是好为人师,正在成为中国综艺节目里的一颗毒瘤。

——观众苦综艺节目中的好为人师现象久矣!

好为人师这个现象在中国综艺节目中泛滥,扒姐觉得原因有三。

其一、节目注重经济效益而罔顾社会效益。

中国的综艺节目早期是以晚会的形式播出的,比如《正大综艺》《曲苑杂坛》《综艺大观》等等,这些节目在丰富人们文娱生活的同时,更是承担着正向的价值输出重任。

这时期的综艺节目很少设置导师,大都只有主持人穿针引线。嘉宾们表演的效果如何,评判在于观众。

后来《快男》《超女》《中国达人秀》《中国梦想秀》等选秀节目的兴起,导致选手们的水平参差不齐,这时设置导师,有助于发掘真正优秀的选手,以及保证节目的专业性。

但随着综艺节目的类型越来越多,发展越来越快,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综艺节目中好为人师的现象,就泛滥了。

本来导师这个角色的设置是为了保证节目的公平性和专业性,但节目却从导师的身上看到了话题性,借机让他们成为了节目炒作和宣发的“工具人”。

比如,在某档节目中,年仅6岁的童星成为了导师;

比如,愤而离开《演员请就位2》的李成儒,转身就成了《我是演员3》的座上宾;

比如,“热搜小王子”丁太升从《中歌会》《全能星战》到《乐队的夏天》《天赐的声音》一直稳坐导师席。

这些导师们承担的还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功能吗?李成儒和丁太升几乎每一次点评,都能引起舆论场的多方角力。

导师们成功抢戏,节目组借机营销。争论越大,它收割的流量就越多,获得的经济效益就越高,至于社会效益,体现在哪呢?

比如,曾经某一档亲子互换节目,在将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互换生活一段时间之后,给农村很多农村孩子造成的自尊伤害、心理问题,根本就没有人关心;

比如,某一档相亲类节目,不对选手设置高门槛,导致质量参差不齐,后面嘉宾们牵手成功之后发现认人不清、遇人不淑,但悔之晚矣;

比如,在某些求职类节目中,导师对选手们的职业做出规划,并当场发出高薪入职邀约,但节目后不兑现的情况却屡见不鲜。

观众们认可导师的评价、选手们尊重导师的权威,但节目组却频频借机炒作,最终导致了导师公信力的下降、好为人师的情况出现。

其二、导师们热衷于好为人师

我们现在随便打开一档国产综艺,台上选手刚表演完,台下导师七嘴八舌就开始点评了。

观众们到底是看嘉宾表演的,还是听导师点评的?

拿乐评人丁太升来说,评价张杰演唱土、评价方文山歌词空洞、评价吴青峰歌词写得不好......本来如果从专业角度上去点评,哪怕得出和大众不一样的观点也应该得到尊重。

但实际上了,丁太升却在点评过程中屡屡“点评”选手的颜值、妆容、穿着......这是他为人诟病的主要原因。

同时,“老师”这个词在娱乐圈中快变成贬义词了。

刚出道的练习生,也有人称之为老师;

没有任何作品的流量艺人,也能称之为老师;

过气的明星艺人,走到综艺节目中就坐上了导师席。

歌手点评演员,演员点评唱跳;

专业点评做不到?那就对着选手的人身攻击来一波。

只要有话题、有争议、有关注,人人皆可是导师。

说到底,还是综艺节目中很多导师自身专业能力不过硬导致的。同时,再加上他们对选手缺乏尊重,对导师这个职业缺乏敬畏之心,最终导致了中国综艺节目好为人师现象的泛滥。

其三、选手们水平不高给人留下了好为人师的把柄

现在中国的综艺市场火爆异常,但大多数的综艺节目在用人方面非常值得商榷。

比如原本是主持人的张大大,先去《演员请就位》跨界做演员,再去《欢乐喜剧人》表演喜剧,这又到了《吐槽大会》表演脱口秀......

这些节目组果真看重的是张大大集主持、唱歌、表演、喜剧、脱口秀于一身的才华吗?

做主持,抢戏尚雯婕;

唱歌,演唱《童年》还需要带小抄;

演戏,把一个正能量角色演成“小偷”;

表演喜剧,让观众笑不出来;

表演脱口秀,刚登场网友就要快进......

综艺节目总是邀请话题明星去做选手,自然给了“好为人师”肥沃的用武之地。

比如,最新一期的《吐槽大会》请来了张雨绮、马苏、张大大、大张伟、宋方金、蒙淇淇等多位话题人物,就是为了激发你我“好为人师”的情绪。你一点评、一讨论,话题出现了,热度有了,播出后拿下热搜不就是最好的证明吗?

我们并不是反对好为人师,而是反对综艺节目借着好为人师来博眼球、造噱头、攫取流量。

央视《经典咏流传》中专家学者们对古诗词的解读,令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鉴宝类节目中老师们用专业去鉴宝,让我们了解了相关历史知识;情感类节目,涂磊、黄菡等老师客观理性地分析,让我们看到了恋爱、婚姻中的真相。

反观现在的很多综艺节目呢?通过恶意引导,让观众们关注的并不是节目本身,而是鸡飞狗跳的争议。

在《天赐好声音》舞台上一轮游的周传雄,果真没有继续下去的实力吗?

他太优秀了,优秀的让好为人师者不知该怎么下口。

嘉宾们点评他除了夸奖还是夸奖——那么我们还是对水平不高的选手好为人师吧。

那么,如何拔掉中国综艺节目里这颗好为人师的毒瘤呢?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他们终日为生活和工作奔波,难得抽出时间来看个综艺节目,是没有责任和义务去参与综艺节目的优化和改革的。

因此,节目方和平台方的责任就必须扛起来!

首先要做的是,要用节目内容去吸引观众,而是鸡飞狗跳的节目花絮。

在嘉宾的选择上,注重娱乐性的同时,更要注重专业性;

在效益的追求上,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效益。

然后,对于参加综艺节目的明星艺人们来说,一定要怀有敬畏之心:什么活能接,什么活不能接;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做到心中有杆秤。

当平台方、节目组、嘉宾都能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时,哗众取宠的节目将会被抛弃,浑水摸鱼的嘉宾将会被淘汰,好为人师的导师们将永无用武之地。

只有这时,我们才能制作出越来越精良的综艺节目;

只有这时,我们才能听到越来越真实客观的评价;

只有这时,中国的综艺才会在一个有序、正常、健康的轨道上良性发展。

曾有综艺节目邀请刘德华做导师,刘德华直言自己不够格;

曾经《我是歌手》邀请张学友去参加,张学友回怼道:

“老实说,那些评判(导师)都不知道懂不懂的!”

老实说,我都不知道好为人师者哪来的勇气。

期望中国综艺节目,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